新闻动态
发布者: 宝达涂装设备 时间:2024-08-06
静电粉末涂装技术因其高效、环保、涂层均匀等优点,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涂层厚度的控制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涂装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一、工件原始温度
工件的原始温度对喷涂过程中的塑粉厚度有显著影响。如果工件在喷涂前进行了预热,喷涂时工件上的残留温度将影响塑粉的附着和固化。通常,喷涂前工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以促进塑粉的均匀附着和快速固化。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塑粉固化不完全,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引发塑粉烧焦或变形,从而影响涂层厚度和质量。
二、粉末特性
粉末的粒度、组成和流动性等特性将直接影响喷涂效果。不同型号的塑粉具有不同的喷涂性能,因此在选择塑粉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匹配。粉末粒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粉末的流动性和附着能力,从而影响涂层厚度。此外,粉末的熔融粘度、颜料和固化剂的分散状态也会影响涂层的平整性和厚度。
三、喷涂参数
(1)喷涂电压
喷涂电压与静电引力成正比,是控制粉末附着量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低电压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粉末带电量增加,附着量也增加。然而,当电压过高时,会产生静电排斥效应,导致粉末无法继续附着在工件上,从而影响涂层厚度。
(2)喷涂距离
喷涂距离是控制膜层厚度的主要参数之一。喷涂距离过近可能导致粉末击穿或打火,影响涂层质量;距离过大则会导致粉末沉积效率降低,涂层过薄。通常,喷涂距离控制在200-300mm时,粉末沉积效率更好。
(3) 喷粉量
喷粉量的大小在喷涂开始阶段对膜厚有一定影响。喷粉量小,沉积率高,但过小的喷粉量可能导致涂层过薄;喷粉量过大,虽然可以增加涂层厚度,但也会增加涂层的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因此,喷粉量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在50克/分到1000克/分之间。
(4)粉末和空气混合物的速度梯度
速度梯度是喷枪出口处的粉末空气混合物的速度与喷涂距离之比。在一定喷涂时间内,随着喷涂梯度的增大,膜厚将减小。这是因为速度梯度的增加会加快粉末的扩散速度,使粉末在工件表面的分布更加均匀,但同时也减少了粉末在工件表面的沉积量。
四、设备与操作因素
(1)粉末电导率
粉末粒子的体积电阻率对涂层厚度有重要影响。电阻率过高,粉末电荷不易放出,工件表面聚集电荷太多,排斥力大,导致涂层过薄;电阻率过低,则带电粉末易放出电荷,附着粉末易脱落。因此,粉末的体积电阻率一般控制在10^10-10^14Ω.cm的范围内最为适宜。
(2)喷枪形式
喷枪的形式直接影响喷涂效果和涂层厚度。例如,摩擦枪可以较好地克服法拉第屏蔽效应,提高粉末包覆效果和上粉率;而电晕式喷枪则不能克服这一效应。
(3)供气压力
供气压力包括供粉气压、雾化气压和流化气压,它们都会影响喷涂效率和涂层质量。供气压力大,粉末动能增加,易引起粉末在工件表面上反弹,使粉末沉积率下降。因此,在喷涂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气压和粉末输送空气量在所需最小的要求量。
五、基材表面处理
基材表面处理对于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至关重要。通过表面预处理、净化、粗化和底层粘合等步骤,可以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提高基材表面的粗糙度和活性,从而增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机械咬合力和化学结合力。这些处理步骤直接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和厚度均匀性。
静电粉末巴马涂装设备的喷涂涂层厚度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包括工件原始温度、粉末特性、喷涂参数(如喷涂电压、喷涂距离、喷粉量和速度梯度)、设备与操作因素(如粉末电导率、喷枪形式、供气压力)以及基材表面处理质量等。为了获得理想的涂层厚度和高质量的喷涂产品,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精细控制。
END
[免责声明] 部分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